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宝应县残联积极发挥党建片区片长单位的引领作用,主动牵头协调,有效协同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协等12家相关部门,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以点带面、有针对性地开展联建活动,共同推动残疾人就业服务,营造良好的扶残助残氛围,实现共赢局面。
一、强化“一个阵地”“一站式”服务高效运行。打造残疾人就业服务新阵地,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中心位于宝应县残联东侧,建筑面积约为1760平方米,主要涵盖就业指导--供需对接--就业维护等全链条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打造求职登记、职业能力评估、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就业援助、辅助性就业调配等“一站式”个性化就业服务。
二、激活“培训动能”残疾人就业竞争力全面提升。一方面充分发挥宝应县特殊教育学校、县职教集团阵地优势,新挂牌残疾人就业基地1个。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就业技能特色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结合宝应农业特色,在宝应县河西区域租赁20亩土地建设集种植、养殖、康养于一体的残疾人农疗实训基地,培训种养殖技术,创造就业岗位,在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的同时,还能增加收入,从而进一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三、搭建“就业桥梁”残疾人就业岗位高效对接。打造系统化、特色化的残疾人“三色档案”就业品牌。结合残疾人专场招聘会、走访拓岗促就业活动、打造残疾人职工之家等举措为残疾人提供入职前、中、后全流程服务;通过成立辅助性就业项目调配中心、提升改造“残疾人之家”、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辅助性就业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利用新业态的灵活性、联合村(社区)成立心理健康帮扶小队让不便出门的残疾人享受居家就业及线上社交,实现自我价值。
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35万余元,组织24场残疾人招聘会,开展38期843人次残疾人各项专业技能培训,全县新增残疾人实名制就业262人。